
年底,當會計人員向老板透露缺少成本發票時,很多企業主可能會感到焦慮。利潤高意味著稅費也會相應增加,于是一些企業主可能會考慮通過購買發票來解決問題。然而,這種做法帶來的風險是巨大的,虛開發票不僅可能導致稅務問題,還可能面臨法律后果。實際上,很多時候企業并不真正缺少成本發票,而是某些費用支出無法取得正規發票,例如市場拓展中的傭金、客情維護和經紀費用等。今天就介紹幾種解決成本發票的方法。
1、 給老板發年終獎
在2027年12月31日前,年終可以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不并入綜合所得。年終獎單獨計稅的稅率3%~45%之間,計算表格如下:
小微企業,建議老板、老板娘、老板直系親屬按照14.4萬元發放年終獎,稅負率9.85%;高新技術企業或一般企業,可以按照30萬元/人發放年終獎。發放的年終獎可以稅前列支,繳納個稅之后直接進入老板個人賬戶,與企業所得稅稅率相比,個稅稅負相對合理。如果老板是技術出身,還可以將部分獎金計入研發支出。
2、 購買固定資產,稅前一次性列支
企業在2027年12月31日之前新購進的設備、器具(除房屋、建筑物),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比如錢力財稅咨詢公司資產總額5000萬元以內、員工300人以內、利潤(應納稅所得額)301萬元,因為利潤超過300萬元,不適用小微企業政策,企業所得稅稅率25%,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75.25萬元。如果老板在年底購買了一輛75萬元的車輛,利潤優惠政策一次性稅前扣除,則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為226萬元,符合小微企業政策,稅率5%,企業所得稅11.3萬元。老板的這個車輛就相當于稅收優惠政策的“贊助”了。
3、 部分工序或業務外包,個體戶核定征收
將公司部分工序(比如包裝工序、裝卸工序、倉儲管理)外包給個體戶,個體戶核定征收,根據合同約定,向公司開票結算。將公司部分業務,比如推廣服務、居間介紹服務、售后服務等業務,外包給個體戶,個體戶核定征收,向公司開票結算。
4、 小額支付,可以不用發票
根據《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管理辦法》(國稅總局2018年【28】號)的規定,對方為依法無需辦理稅務登記的單位或者從事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個人,其支出以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或者收款憑證及內部憑證作為稅前扣除憑證,收款憑證應載明收款單位名稱、個人姓名及身份證號、支出項目、收款金額等相關信息。小額零星經營業務的判斷標準是個人從事應稅項目經營業務的銷售額不超過增值稅相關政策規定的起征點。
5、 研發支出,加計扣除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根據現行規定,企業可以在7月申報期、10月申報期和年度匯算清繳三個時點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面對復雜的稅務環境,企業不妨借助外部力量,聘請專業的稅務顧問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指導。他們能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提供個性化的稅務籌劃建議,幫助企業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合理減輕稅負。特別是在處理無票支出、稅收優惠申報等方面,專業機構的專業意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對年底成本發票短缺的問題,企業不應盲目尋求捷徑,而應從根本上優化財務管理體系,合法合規地解決問題。通過上述策略的實施,不僅能解決眼前的困境,還能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記住,誠信經營是企業發展的基石,任何試圖通過非法手段解決稅務問題的行為,終都將得不償失。